特立独行 拼音:tè lì dú xíng 注音:ㄊㄜˋ ㄌㄧˋ ㄉㄨˊ ㄒㄧㄥˊ 特立独行(特立独行) 释义: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 例句:士之~,适于义而已。(唐·韩愈《伯夷颂》) 语出自:《礼记·儒行》:“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唐 韩愈 《伯夷颂》:“士之特立独行,适於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明者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不苟取》:“ 胡汲仲 先生 长孺 ,号 石塘 ,特立独行,刚介有守。”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一篇第三章:“ 述文 信其所守,穷而益坚,后生小子受其人格之感化,始知特立独行之足慕,而随俗波靡之可羞。”
特立独行 发音 tè lì dú xíng 释义 特,朴特,牛父也。——《说文解字》 朴,木皮也。——《说文解字》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解字》 独,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因此,特的含义是“年龄很大的老树皮牛”,意即,很老,独的含义是“狗是单独行动,不合群”。 引申: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 比较常见的解释: 特:独特;立:立身;独:独自;行;行为。普遍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出处 《(小戴)礼记 儒行第四十一》原文——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 汉朝郑玄注、唐朝孔颖达疏《礼记正义 卷五十九 儒行第四十一》中,对上述原文,孔颖达解释为——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示例 士之~,适于义而已。(唐·韩愈《伯夷颂》) 同义词 同义词:与众不同 二者区别 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异,独具一格 特立独行:独来独往,怪,我行我素 近义词 独善其身 反义词 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