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靖难役后,建文帝究竟下落如何呢?
大家都在玩

靖难役后,建文帝究竟下落如何呢?

共17个回答

  • 大宝 大宝

    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明朝继朱元璋后的第二任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文。 他在军政问题上主要倚仗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不久,建文帝启用黄子澄等人提出的削藩计划以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导致了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关于他的去向有多种说法

    1.官方说。1402年6月13日,朱棣率军通过金川门进入南京,当时他想以兵势逼建文退位,故在进宫前放缓了进军速度。等他到宫中时,皇宫早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朱允炆还有他的玉玺都不知所踪。就马上派人到宫里面救火,这时在皇帝的寝宫中发现了一具被烧焦了的尸体。于是朱棣就面对这具被烧焦的尸体痛哭流涕,说我来这里是辅佐你的,没想到你却自焚而死了,于是厚葬了“建文帝”。 因此人们拥戴燕王来继承大统,这是官方说法,水分不少。被烧焦的尸体不一定是建文帝!

    2.逃出皇官说。更多的人相信他没死。在南京陷落时,建文帝想自杀了结生命,但左右劝他削发为僧以待来日。于是他化妆后从地道逃出了皇宫,从此隐姓埋名,云游四海,浪迹江湖。而朱棣当上了皇帝之后,尽管演戏骗了别人说侄儿已死,却骗不了自己。明成祖自己向全国的寺院颁布了《僧道度牒疏》,明令对僧道人数进行详细登记,就是为找侄儿发出的。《明史》记载,明英宗正统年间,有一个耄耋老人,从云南到广西去,自称是建文帝。后经当地官员详细调查得知,这个老和尚是冒牌货。随后被下狱处死,这也真假难辩。

    3.后来在滇、黔、川等地,都有建文帝削发为僧的传闻。 现在,在云南大理还有人以为自己的祖先就是落难的朱允炆。另有一些人认为当年建文帝逃出后,在江苏省吴县的鼋山普济寺渡过了一段时日,后来又逃到了穹窿山皇驾庵藏身,最后于423年在这里病逝而亡。

    4.前几年,曾有在湖南永州发掘到了建文帝实物的新闻传出,意为他最后的归宿应在湖南。后来在相关部门的调查下,被曝出这是一场造假运动。曾有历史学家说郑和七下西洋也是为找建文帝的,但没有证据。时至今日,建文帝的下落仍无定论。仍是大明第一疑案。

  • 外星球的BILY23 外星球的BILY23

    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内难”的旗号,挥师南下,京城危在旦夕。面对朱棣的南下大军,苏州知府姚善积极联络镇江、常州诸郡郡首,集结民兵演练备战。而当时驻守镇江的是童俊。相较姚善,童俊是个典型的投机分子。眼见朱棣大军连连告捷,他便生了二心。

    据《明史·黄钺传》记载,朱棣大军兵临长江时,刑科给事中黄钺因父丧,丁忧在家。方孝孺前去吊唁,他屏去众人,以国事问黄钺:“燕兵日南,苏、常、镇江,京师左辅也。君吴人,朝廷近臣,今虽去,宜有以教我。”黄钺对他说:“三府唯镇江最要害。守非其人,是撤垣而纳盗也。指挥童俊狡不可任,奏事上前,视远而言浮,心不可测也。苏州知府姚善,忠义激烈,有国士风。然仁有余而御下宽,恐不足定乱。且国家大势,当守上游,兵至江南,御之无及也。”由此可见,黄钺已看出童俊心怀二意。同时,黄钺很清醒地认识到,燕王大军已至江南,局势恐无法挽回。

    渡江从高资港登岸后,朱棣大军随即攻打镇江。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棣和镇江守将童俊打起了心理战,他令“来降海舟悬黄帜往来江中”。镇江城头的守将远远望见,大江之上的船只都悬挂起了黄旗,很是惊愕,知道大势已去,哀叹道:“海舟皆已降,吾将何为?”

    早有异心的童俊眼看时机已到,便顺水推舟,率众投降了朱棣。未损一兵一卒,朱棣大军就顺利攻下了镇江城,为下一步攻打应天府免去了后顾之忧。闻知镇江失守,建文帝“甚忧郁,徘徊殿廷间”

    等到朱棣大军攻到龙潭时,建文帝听从方孝孺的意见,一方面加强城池守备,一方面遣人至龙潭,“以割地讲和为辞,观虚实以待援兵”。朱棣已兵临城下,又怎么可能愿意议和?议和无果,“帝会群臣恸哭”。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朱棣大军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门迎降。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去向。这便是“金川门之变”。入城之后,朱棣在群臣的拥簇下登上觊觎已久的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最终以建文帝不知所踪,燕王朱棣登基而落下帷幕。

    朱棣在入城之后,大肆屠杀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以及不肯迎附自己的文臣武将。既然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那当年建议削藩的齐泰、黄子澄二人,自然在劫难逃。二人均遭凌迟处死,并被灭族。一众被杀的大臣中,最可怜的大抵是方孝孺。他因为不肯替朱棣写即位诏书而被车裂于市,并被灭十族。

    而建文帝的下落,成了明史第一疑案。根据《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城破之时,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修于清朝的《明史》虽袭用了这一说法,却又有诸如“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此类含糊之语。在提及郑和下西洋之事时,《明史》更是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可见,《明史》的修撰者对建文帝“自焚说”也是存疑的。

    而在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则是建文帝在城破时,穿僧服,逃出金陵,削发为僧。事实上,相较“自焚说”,“出亡说”应该更可信。朱棣除了派郑和下西洋寻访,还曾遣胡濙去各地探访,亦是为了查探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若真烧死在宫中,朱棣又有什么必要这样兴师动众去四处寻访呢?

    前些年,在湖南永州新田县曾曝出发掘到足以证明建文帝最终结局的实物的新闻。不过后来又被曝这不过是一场造假。时至今日,建文帝的下落依旧是个迷。也许有一天这迷会被揭开,也许建文帝的下落依旧是大明第一疑案。但无论如何,建文帝的皇位都交到了朱棣手上,大明也早已离我们而去。

  • 天野草莓 天野草莓

    说起来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这个历史上还真没有确切的记录。在朱棣靖难之役后,朱允炆被逼宫,就把皇宫给烧了,之后朱允炆就不知去向了。



    后来有人猜测朱棣后期的两个行动很可疑,但这也只是猜测而已。一个是郑和下西洋,猜测会不会是朱允炆逃跑到海外去了,朱棣派郑和这一路人马去海外寻找朱允炆的下落。还有一个就是派胡濙在国内四处秘密打探朱允炆的下落,历史上还真有零星记载,说后来胡濙在朱棣死之前回来了,和朱棣密谈了很久。是不是和朱棣说找到朱允炆了,他外面继续过平淡的生活,不想和你争夺帝位了,你放心吧!我想象力是不是有点丰富了……


    要不就是和以前的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演的那样,朱允炆穿越到现代啦!快看看你那身边有没有长得像朱允炆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是在那场大火中死去了,但以上所有的所有,也只是猜测罢了,历史上像这样的谜团还有很多,我们也不必纠结,这样也挺好可以丰富我们想象的空间。

    希望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喜欢的话关注吧!

  • 就那些破事儿 就那些破事儿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之孙、朱标之子。朱元璋登基为帝建立大明王朝后,朱标本立为太子,然朱标后来去世,之后朱允炆就被立为皇太孙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帝。

    本来朱元璋在世时,曾大封朱氏皇族之人为藩王,本意是让他们作为朝廷的屏藩,若朝廷有难,希望那些朱家藩王可以勤王就驾。但是到后来这些藩王就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后果,对大明朝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建文帝为了消除来自藩王们的威胁,同时也为了加强皇权,故而决定削藩。他在削藩之时行动过于激烈,很快就有五个藩王被削去。而随之而后的目标就是燕王朱棣。

    最终燕王朱棣起兵,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靖难之役”。这场战役的结果以燕王攻进皇宫、燕王胜利而结束。之后燕王朱棣就登基为帝,是为永乐大帝。

    那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如何呢?

    其实在燕王兵马进京后,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就起了火。火被扑灭后,就发现几具残骸,那时已经不能辨认是谁了。而太监则说是皇帝、皇后等人。当然那时已经不能辨认清楚了,只是太监所说,所以谁也不能肯定建文帝是否真的死于火海。

    故而建文帝的下落也成了一个谜。所以他的下落也有多种说法。除了起于火海之中的说法,还有是出家为僧的说法,还有就是遁入道门的说法。

    当然不管建文帝的下落如何,他始终是被燕王朱棣夺去皇位,朱棣登基后,也的确下令搜查过朱允炆,而朱允炆的下落却变成了一个谜。


    或许朱允炆真的已经死于火海,朱棣为了不落下杀侄夺位的骂名,所以就苦心下令搜寻朱允炆的下落,留下了这个这个谜题。“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

  • 超级豆瓣 超级豆瓣

    【新锐历史】为你深度解析: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

    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

    但在位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

    一、大明初建,朱元璋分封诸王。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他因自己出身卑微,当上皇帝后,生怕那些开国元勋“尾大不掉”,将长子立为太子,九子、二十六子早死,其余二十三个儿子都封王建藩。

    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率兵驻守北方,抵御蒙古;周王朱、齐王朱榑等驻于内地各省,监督地方官吏。

    朱元璋规定,如遇奸臣专权,藩王可以声讨奸臣,甚至可以发兵“清君侧”。他的本意是企图用皇室亲戚来维护皇权,殊不知事与愿违。

    大明皇位理应由朱允炆的父亲朱标继承,朱标作为长子,早就被立为太子。可惜他英年早逝,朱元璋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把长孙朱允炆立为皇储。

    (朱元璋分封诸王)

    二、朱元璋病逝,长孙朱允炆即位。

    出生于洪武十年的朱允炆,此时已是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了,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却缺少祖父与叔父们雄才大略的草莽习气。

    他在位仅仅四年,就被叔父——燕王朱棣赶下台,祸根是他的祖父朱元璋种下的,朱元璋给儿子们封王建藩,并授予他们“清君侧”特权的做法。

    同样出身卑微的刘邦也采用过,刘邦建立汉朝后,立即分封同姓诸侯王,作为刘家天下的屏障。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同姓诸侯王野心勃勃,与中央分庭抗礼。汉景帝接受晁错的“削藩”主张,引来了藩王的反叛——吴楚七国之乱,他们的借口就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建文帝即位后,那些分封于边疆及内地的藩王们,根本不把这个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他们个个拥兵自重。

    (建文帝朱允炆)

    三、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建文帝时时感受到有着皇叔身份的藩王们的威胁,不得不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商量削夺藩王的权力。

    藩王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率先发难,其借口就是援引“祖训”:如遇奸臣擅权,藩王可以发兵声讨,以“清君侧”。

    于是,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在他的封地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借口是“清君侧”,其实是以声讨齐泰、黄子澄为名,矛头直指建文帝。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下当时的首都南京,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下令火烧皇宫。燕王朱棣攻入皇宫之后,没有找到建文帝,便命人仔细搜查寻找建文。

    宫里的太监说说建文帝在万般无奈之下,跳入火中自焚了,并从火堆里找出一具尸体指认说是建文帝。

    朱棣假惺惺的痛哭一番,说自己只是要清理奸臣,并不是要皇上死。然后,以皇帝礼将其厚葬,但是,在正史的文献中,却没有任何有关建文帝陵寝的记载,而且后来的崇祯皇帝也曾亲口说过建文无陵。

    因此,废墟中的那具焦尸到底是否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到底死没死,没死的话他又逃到了哪里?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朱棣本人也持有怀疑,后世史家和民间传说更是众说纷纭,离奇万分。

    (靖难之役)

    四、建文帝究竟下落如何呢?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并没有死,而是逃出南京,到了贵州的一个寺庙当了和尚。

    据说,在燕王朱棣围城之后,建文帝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为防被俘受辱,建文帝决定自尽殉国。

    这时,突然有一个太监跑了过来,他告诉建文帝,太祖皇帝临终前曾经交给他一个密匣,并叮嘱他如果皇上遇到危难,可以打开匣子。

    建文帝听后,急忙命这个老太监取来密匣,打开一看,里面装有三套袈裟,三张度牒,一把剃刀,三张度牒上分别写着应贤、应能、应文三个名字。

    应文指的是建文帝朱炆,应贤、应能分别是指建文帝的心腹近臣杨应能、叶希贤,匣中还有一封信,上面写道“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

    建文帝一看,便明白这是太祖皇帝早就预料到自己会有今天,传此密匣,告知自己剃发为僧从密道出逃保命。

    按照密匣的指示建文剃发做了和尚,从鬼门逃出宫去开始了浪迹天涯的游行四方的僧人生活。

    建文帝化妆出逃之后,皇后马氏为了掩护他,命令太监放火烧城,然后自己跳入火海,自焚而死。

    第二天朱棣攻入皇宫之后,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太监、宫女们迫于压力,便慌称建文帝以自焚而死,并指认皇后的尸体就是建文帝,此时火中找出的尸体已被烧的面目全非,难以辨清,就这样朱棣信以为真,没再追究。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建文帝从南京城逃出之后,辗转来到泉州,流落到海外。

    传说,建文从密道中逃出京城之后,见前往北方的道路大都被燕王的军队围阻,因此不得不化妆南下,辗转来到武昌罗汉寺。

    罗汉寺的住持达玄和尚,看过建文帝的度牒后,赶紧将建文引入寺中躲藏。过了一段时间后,建文帝等人见此处易于被燕王的爪牙发现,他们又在达玄和尚的指引之下做船前往泉州开元寺,然后辗转逃到海外。

    据《泉州开元寺志》记载,当时泉州开元寺的住持念海和尚正是罗汉寺住持达玄和尚的弟子,建文帝来到泉州开元寺之后,便隐匿寺中,派人寻找出逃海外的机会。

    终于有一天,他们坐上了一个阿拉伯商人的货船,随行来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开始在此隐居。

    据说,当地的华人,至今仍在每年农历五月十六建文帝登基那天,举行隆重的拜“皇爷”之礼。

    (泉州开元寺)

    总结

    关于建文帝的生死和下落自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对于此,每一种说法都只能说是一家之言,因为没有哪一种说法说自己有十分确凿的证据,说历史事实就是这样。

    当然,新锐认为第二种说法比较靠谱,因为如果朱元璋能预料到在他死之后,会有人谋反夺取朱允炆的帝位,那么以他的雄才大略不会是留下几套袈裟,让其孙子假装和尚逃命。

    因此,我认为,朱元璋还是没料到他的其他儿子,会大逆不道的夺取了自己指定的继承人,所以他也不会预留什么保命措施。

    这种情况下,朱允炆要想逃命只能依靠他自己,那么第二种说法就比较接近事实,他只能逃亡海外,才有他的存生之处,而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也就从侧面证实了这种说法的真实性。

    -END-

    点击上方关注【新锐历史】,多平台认证优质作者,专注于历史领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 你真的很不错 你真的很不错

    在明朝历史上,“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生死和下落,是一道难解的谜题,几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也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而我认为,南京城破后建文帝并没有烧死,他逃出皇宫,流亡多年,晚年又回到了京城。这个谜题的最靠谱的答案其实就在《明神宗实录》当中。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第二年,朱允炆改年号为“建文”,所以历史上习惯称他为建文帝。建文元年(1399年),被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朱棣率领大军攻入南京,皇宫成为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从此,建文帝的生死成了一桩历史谜案,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两种说法:自焚而死和出宫逃亡。

    朱棣攻入南京后,宣称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并记入了《明太祖实录》和《明太宗(成祖)实录》里。

    朱棣称帝后,销毁了建文时期编写的《明太祖实录》,重新编写《明太祖实录》,记述靖难军进入南京城时,这样写道:“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

    《明太宗实录》卷九则记载:“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吾来为扶翼尓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成祖朱棣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仁宗朱高炽在《御制长陵后碑》中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

    这些记载言之凿凿,但并不能阻止后人对此事的怀疑。因为,我们知道,对于朱棣一方来说,建文帝必须死。不论事情真相如何,但在舆论宣传上,建文帝一定要死去,不然朱棣登上帝位就“名不正言不顺”。

    其实,朱棣本人显然也不相信建文帝真的死了。《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朱棣对建文帝之死,也很怀疑。当时就传言,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

    因此,朱棣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在监狱里关了十多年,目的就是逼他供出建文帝的去向。同时,朱棣向全国的寺院颁布了《僧道度牒疏》,把所有僧人的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他又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走遍天下州郡乡邑,历时十六年,来搜寻建文帝下落;后来,因为又有传言说建文帝去了海外,他就又派亲信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目的还是搜寻建文帝。

    对此,张岱的《石匮书·胡濙列传》里写得最为详细:“时传建文崩,或云逊去,诸旧臣多从建文去者。文皇(朱棣)益疑,遣胡濙巡天下,名访张邋遢,又名搜遗书,遍行郡县察人心。又传建文在滇南,濙以故在楚湖南久。(永乐)二十一年还朝。会文皇驻宣府,濙驰夜上谒。文皇已就寝,闻濙至,披衣急起召入,劳濙赐坐与语。濙言不足虑也。先,濙未至,传言建文蹈海去,文皇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文皇疑始释。”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建文帝已死的说法实在是值得怀疑的,不然,成祖朱棣又何必要这样兴师动众?历史学家孟森就对此提出了反问:如果建文帝真的烧死了,明成祖又何必“海内海外分途遍访”?

    其实,我们可以想到,公开宣称建文帝已死是政治的需要,而暗中追寻他的下落,当然是为了防止他卷土重来争夺皇位。

    和《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不同,《明史·惠帝纪》的记载就显得模棱两可,甚至是自相矛盾的:“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踪。燕王遣中使出帝后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既然“不知所踪”,又怎能“出帝后于火中”,就更加让人怀疑了。显然,《明史》的作者自己也拿不准,所以又说“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在明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和野史杂录当中,认为建文帝逃亡的不在少数。据著有《明通鉴》的夏燮考证,关于建文帝“逃亡为僧”的说法,明朝人的记载就有“数十百种之多”。

    张岱的《石匮书》对“建文出亡”这一说法持最为肯定的态度,他的主要依据是史彬仲的《致身录》和程济的《从亡随笔》。史彬仲和程济据说都是建文帝出亡的随行人员,《致身录》里详细介绍了建文帝在危难时刻逃出皇宫的经过:建文帝得知南京城门失守的时候,准备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劝他逃走。少监王钺想起朱元璋临死的时候留下了东西,说有大难的时候就打开。众人打开朱元璋留下的箱子,看到了三张度牒,还有袈裟、鞋帽和剃刀,而且指明了逃亡路线。程济就替建文帝剃了头发,吴王教授杨应能和监察御史叶希贤也落了发,他们从鬼门乘船来到太平门堤边,共二十二人随建文帝一起出逃。

    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情节是我们所熟知的。《致身录》还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建文帝的流亡生活,说他们在云南避难,东躲西藏,战战兢兢,直到得知成祖去世的消息,才放下心来。

    钱谦益和潘柽章都认为此书“浅陋不经”(潘柽章《国史考异》),是“伪书”(钱谦益《致身录考》)。但也有许多人持不同意见,陈继儒、文震孟、胡汝亨都曾为《致身录》作序,肯定了此书的价值。

    程济的《从亡随笔》,钱谦益也认为是“伪书”(《书致身录考后》)。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里记述道:“(建文)帝命(程)济录述《从亡传》。藏之山岩中,帝自为叙。”可见,谷应泰是肯定这本书的,他的《明史纪事本末》也描述了建文帝出逃的过程,和《致身录》大致相同,而且,他还写到了建文帝的最后结局:到了正统(明英宗朱祁镇年号)五年(1440年),建文帝年老思乡,就去官府说出了身份,朝廷就派了一个侍奉过建文帝的老太监来辨认,建文帝说出了当年的事情,老太监也认出了他脚上的黑痣,建文帝就被接到了宫中。“帝既入宫,宫中人皆呼为老佛。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陈建的《皇明资治通纪》以及邓元锡的《皇明书》所记建文帝之事都和上面所说大体一致。

    《致身录》和《从亡随笔》是否“伪书”,我们无法确定,但大部分史家和学者都支持“建文帝出亡”一说,这是可以肯定的。而且,建文帝并没有自焚而死,而是出逃流亡的观念也早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所以直到现在,许多地方的民间传说中都有建文帝的踪迹和故事。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对此也有新的考证,比如在2009年,马渭源、潘群(南京大学教授)等明史专家在福建支提寺见到了一件明代的奇特袈裟,通过对这件袈裟的鉴定,结合“福建宁德上金贝古墓疑是建文帝陵寝”(福建省文物局发过考察通报,认为宁德上金贝古墓建造年代为元末明初,墓主为明初僧人沧海珠禅师,并非建文帝)等考古发现,他们认为:建文帝最终出亡到福建宁德了。

    有趣的是,前些年,法国足球明星里贝里曾说他有中国血统,并说他的家族一直流传着祖宗曾做过和尚和乞丐的故事。他说他的一位祖宗当了皇帝不久后,被亲人夺位逃亡到波斯,后来来到了法国。他的家里至今保存着一些不知名的中国文物,非常像中国古代皇宫的用品。据说里贝里的祖先还留下了一句话让后代记住——“我们的家乡在遥远的东方”。于是就有人认为,里贝里就是建文帝的后代,建文帝当年是逃到了欧洲。著名明史专家毛佩琦说,这也并非没有可能。

    当然,这些说法都缺乏令人绝对信服的铁证,建文帝之谜还不能算是彻底解开。

    其实,最有说服力的材料还是来自于《明实录》。《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二年(1574年)十月十七日,明神宗朱翊钧在文华殿和内阁大学士们谈到了建文帝,年轻的神宗皇帝禁不住好奇心,问了一个自己已经想了很久的问题:“闻建文帝当时逃逸,果否?”内阁首辅张居正作了如下回答:

    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老相传,言建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人无知道。至正统间,忽于云南邮壁上题诗一首,有“沦落江湖数十秋”之句。有一御史觉其有异,召而问之。老僧坐地不跪。曰:“吾欲归骨故园。”乃验知为建文也。御史以闻,遂驿召来京,入宫验之,良是。是年已七八十矣。莫知其所终。

    这种极富传奇性的故事一下就吸引了少年皇帝的兴趣,朱翊钧进一步追问,让张居正把建文帝写在云南驿站墙上的诗背给他听。听完,感叹了半天,又让张居正把诗抄给他。这首诗是这样的:

    沦落江湖数十秋,归来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明神宗实录》的这一段记录和上文提到的那些史料,除了细节之外,大体相同。

    可以确定,在明代中叶,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话题,已经不再是禁忌,不但私人著述多有提及,就连皇帝和内阁大臣也在谈论。其次,建文帝未死逃亡的说法当时已被普遍接受。

    那么,张居正说的可信吗?虽然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传闻异词”,但我觉得,这段话绝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首先,这一段对话被记入《明神宗实录》,说明神宗皇帝和张居正确实有过这么一段谈话,既不是后人的胡乱猜测,也不是凭空捏造。

    其次,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皇帝的老师,一心要把朱翊钧教导成为一代圣君,他在皇帝面前是极为方正和严厉的。他不会说没有根据的话,更不会制造谣言或是传播八卦消息。所以可以确定,张居正本人一定认为“建文帝未死,晚年入京”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然他不会讲给小皇帝听。

    再次,张居正的说法是有根据的,是“先朝故老相传”。在万历之前,张居正历仕嘉靖、隆庆两朝,和相传建文帝进京的正统五年相隔百年左右,当年的掌故在朝中流传也属正常。而这种说法能得到张居正的认可,那么传播消息的人必定是有身份、有地位朝中大臣,不会是信口雌黄之辈,而且,传播者也不会只有一人。所谓无风不起浪,能在朝堂上流传这么久的消息,不可能完全是人们的向壁虚构。

    所以,我认为,《明神宗实录》里的这段记载,就是建文帝下落之谜的最好答案。有这一份颇为可靠的证据在,再结合《石匮书》《明史纪事本末》《皇明资治通纪》等史料(虽然诸多史料里的细节不完全相同,因为事件的流传过程中难免会有偏差或是添油加醋是现象发生,但故事的主线是一致的)的说法,我们可以认定,在没有出现更有力的证据之前,建文帝“出亡为僧,晚年进京”的说法就是最为可能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明实录》,《明太祖实录》和《明太宗实录》里拼命掩盖的历史真相,却在《明神宗实录》里现出了原形。

  • 摄影师远洋 摄影师远洋

    先说一个民间故事,记录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说的是:在英宗正统六年,有一位老和尚来见广西思恩州知州,到了衙门口,大声高呼:“我是建文帝。”这一出把知州吓得够呛,直接上报朝廷,随后把这个自称建文帝的老和尚加上他的随从一起押送到京,命御史审问。


    其实这事看着就挺怪的,毕竟现在是朱棣后代统治,你就算真的是建文帝,这么大摇大摆地出来,就不怕给你来个意外啥的。但是作者也给出了理由,说是这位老和尚年事已高,特别希望归葬在孝陵边,所以自首,希望朝廷满足他。

    随后明廷派了一位曾服侍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去辨认真相,老太监见完之后随即上吊自杀,给出的理由是:内心煎熬,不能说真又不忍说假,只能上吊。

    这个故事虽然描写的相当生动,但始终缺乏可信度。


    我们熟知的郑和下西洋,起因或许就是寻找不知所踪的建文帝。据传,靖难之役,在燕军马上就攻入皇宫时,建文帝化装成和尚,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历史的帷幕下。根据明史记载: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为帝剃度。成组为了断绝天下人怀念故主之心,故意说他火烧宫殿自焚。

    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


    根据民间传说,建文帝做了和尚,逃亡云南边陲,也许由云南出境,转往南洋,而郑和的使命,就是到海外查访建文帝的行踪。

    但这个说法却被钱谦益给否了,他在不违背事实的原则下,有意拔高了成组。他认为建文帝的行踪其实成组早就知道,一切尽在掌握,成组特意组织郑和下西洋,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建文帝,没必要跑很远,直接定居,我搞这么大场面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安心而已

    明知孺子之不焚也,明知亡人之在外也,明知其朝于黔而夕于楚也。胡之访张邋遢,舍人而求诸仙,迂其词以宽之也;郑和之下西洋,舍近而求诸远,广其途以安之也


    终明一朝,对于建文帝未死而出亡,大概率是认同的,只是他离京之时的情况以及数十年的行踪,众说纷纭。民间出于怀念忠义,兼以好奇,然后各种各样的八卦逸闻就流传开来了。

  • 林尧尧 林尧尧

    1394年,燕王朱棣率大军南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向南京发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结果在这场叔侄内战中,建文帝犯了致命弱点:心慈手软。他的军队有好几次能够把朱棣消灭,却最终都丧失了。原业,建文帝为了防止自己背上一个杀叔的罪名,下令不许伤害自己的叔叔,结果在对燕王作战时,朱允炆的这道命令让朱棣多次化险为夷。

    4年后,朱棣的大军攻陷了京师,燕王成功篡位,是为明成祖。而建文帝则在战乱中突然“失踪”了。

    有人说他死乱军之中,因葬身火海而尸骨无存。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见到宫中起大火,急忙派人前往灭火救人,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大火熊熊蔓延,建文帝葬身火海。于是朱棣下令厚葬建文帝,并且辍朝三日表示悼念。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因为其他资料中都没有记载过建文帝的殡葬仪式,谁也不知道建文帝的陵寝所在。

    而更多人认为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死,在南京城破之时已经走密道逃走了,最后出家当和尚了。有野史更是详细地记载,在朱棣兵临城下时,为防被俘受辱,建文帝决定自尽殉国。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太监给了一样东西——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留下的密匣子。老太监说,这是明太祖的意思,说是如果以后皇帝遇到了危险的话,那么就打开这个匣子,里面自有解决的办法。而建文帝打开了匣子一看,结果发现里面放着袈裟,度牒以及剃度刀,同时,还有一封信,里面写道: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建文帝一看,领悟到了太祖的用意,于是他二话没说便把自己的头发剃了,然后潜逃出城来。

    而建文帝的皇后在他逃跑之后为了掩护他,才命人放火烧城,自己自焚而死,结果第二天朱棣攻入城里之后,误以为是建文帝自焚。

    那么,朱允炆从南京城里逃出来后,又逃到了哪里去了呢?有说法是,他几经辗转来到了福建泉州,最后逃往了海外。明成祖朱棣担心建文帝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以宣扬国威为借口,实为寻找建文帝。

    但从此建文帝下落却成了不大不小的谜团。

    直到600多年以后,事情才有了新的转机。2008年的1月的一天,一工程施工队人员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登山道施工,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古墓。

    考古人员听闻后,马上赶到了现场,大家一看都惊呆了:古墓有拜亭、舍利塔、地宫,地面上散落有鱼形状鱼纹和龙形石脊的构件,舍利塔上的一处碑文还刻有“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粗步推断,可以得知墓主是一位高僧。

    而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不由得惊喜若狂。打开棺椁之后,但见里面座棺椁坐北朝南并列放置,大棺椁在6吨左右,而小棺椁在4吨左右。后经专家考证得出,这座墓葬属于明代早期墓葬,棺椁内的尸体已经腐烂,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沧桑,只剩下了两副骨架,但是在墓主人身上的衣着装饰上,考古人员读出了很多的信息。专家终于给出了一个惊人答案:这是建文帝的墓。

    专家给出的理由是:

    第一,碑文上的“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中,“圆明”或是“明朝和功德圆满”之意,也指早年出家的朱元璋。“第三代”是孙辈,与朱允炆的身份暗合。“沧海”有神州一统的隐喻,“珠”暗指“墓主姓朱”,那沧海珠禅师是建文帝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二,墓中的装饰很奇怪,该墓的前面两边各有一条闭嘴龙。这也是明代墓的标志。墓塔下有莲花座撑起,这跟和尚有关。墓的规格显然不是普通官员能相比。此外,墓的朝向为座正北朝正南,只有皇帝才能取这个方位。墓所在的村中有郑姓人氏,疑是跟建文帝一起逃出的大臣翰林待诏郑洽的后裔。

    第三,建文帝死前流落于宁德金邶寺的依据还有明代九龙袈裟,这件袈裟应是曾做过和尚的元太祖朱元璋之物,建文帝出逃时匆忙披上这件袈裟假扮和尚逃走。

    消息传出,世人为之哗然。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考古也一直执续深入地进行着。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2014年,专家们又给出了建文帝出亡路的具体线图:建文帝出亡走水路,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沿浙江近海南下,一度在温州港停靠并曾上岸过。然后继续南下,第一个目的地是福建福宁的大京千户所。

    后来战事来的太快,郑和的10万楼船水军已经到达,两军交战,建文军败绩,建文势力通过三都澳撤向宁德(今蕉城)腹地。而建文帝死后便安葬在了宁德金邶寺。

    当然,建文帝生死600年悬案的谜团和秘密目前并没有定论,要真正解开这个谜底,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 A哆来咪的嘻 A哆来咪的嘻

    由于大明王朝皇太子朱标先于朱元璋去世,所以,朱元璋就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继承皇位,史称“建文帝”。

    朱元璋在世期间,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各地藩王强权在握,拥兵自重建文帝即位后感觉中央的权利太小,各地藩王不易控制,他担心自己将来会被架空,为了巩固皇权,于是就采取了大臣齐泰、黄子澄“削藩”的建议

    各路诸侯王中,其中以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大,能力最强,他担心自己被废,就以讨伐齐泰、黄子澄的名义,起兵谋反,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最终朱棣龙登九五,即位为帝,成了明成祖,称“永乐大帝”,开创了大明的鼎盛时期。

    而当朱棣攻进皇宫之时,皇宫内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建文帝究竟是“生”还是“死”?生又在何方?死又在何处?朱棣对此总是放心不下,几乎都成了他一块心病了。

    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成了一桩历史悬案,到底他去了哪里?以下有几种说法可供各位看官参考:

    自焚而死

    据永乐年间编纂的《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当时燕王兵临城下,建文帝错过了最好的逃跑时机,他深知他的四叔是一个贪权尚武、无情无义的人,如果自己落到他手上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于是就纵身火海了。

    当朱棣的部队进入皇宫时,建文帝没了踪影,而朱棣在发现烧焦的尸体后还痛哭流涕,声称自己出兵就是为了铲除皇帝身边的奸臣,是为了辅佐建文帝的,为了给自己正名不是“杀侄夺位”,后来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其居心可见一斑!

    那明明朱棣发现烧焦的尸体了,为什么说建文帝下落不明呢?

    当时的太监在火后灰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皇后和太子的尸骸,并未发现建文帝的,朱棣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建文帝死了,还曾经左右祭文,可是建文帝也是皇帝啊,死了要进皇陵的,到现在为止建文帝的陵墓都不知道在哪里?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也曾经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都不知道在何处”。

    但是只有建文帝死,朱棣才能称帝,要不这事说不过去啊,可能那具烧焦的尸体不知道是谁的,为了把戏做真,朱棣必须要哭那么一鼻子才行。

    建文帝“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流落民间”

    在南京被攻破之时,建文帝曾经想过自杀,但是在亲信“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劝说下,从地道逃出皇宫,从此削发为僧,隐姓埋名,浪迹江湖。

    有人说,建文帝逃到了云贵地区,后来又去了东南亚地区,更有云南大理一脉人称是建文帝的后裔,也有学者曾说,建文帝曾经藏于江苏吴县普济寺内,后来又辗转跑到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病亡,就埋在后山的小山坡上。

    建文帝返回皇宫,寿终正寝

    还有人说,在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即位,这是一位仁德的皇帝,建文帝一看自己的堂兄弟即位,不会再对自己追杀,就回到了皇宫,最后在皇宫里寿终正寝,最后葬与西山。


    朱棣曾多次派人寻找,其中“郑和下西洋”就有海外寻找建文帝这种原因在内,而且朱棣在位期间多次以寻找仙人张邋遢(张三丰)为名,派人四处搜寻,长达20多年,归根到底,就是朱棣没有发现建文帝的尸体,朱棣虽然是一位好皇帝,也是名留青史,但是他的名位不正,他是“篡位”,他的内心也是害怕的,所以必须要找到建文帝,这是他一块心病。

    种种历史迹象表明,建文帝之死可能不像正史记载的那么简单,更可能是朱棣为了欲盖弥彰,不论真相如何,这建文帝生死之谜也已经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和曾经辉煌一世的大明王朝被埋入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关注鸿涵先生,为您解读历史。

  • 夜雨声烦 夜雨声烦

    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但在位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主要有: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各类词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




  • 喵小姐 喵小姐

    建文帝朱允炆

    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至今没有解开,虽然有很多人自称是建文帝的后代,还拿出族谱什么的来作证,但仅凭文字很难令人信服,所以这个谜一直没有解开。

    自称是建文帝朱允炆后人里有位湖北武昌的老人,名叫让庆光,家藏一本《让氏家谱》,里面记载:朱棣打下南京时,建文帝并没有自焚,而是假扮僧人逃出皇宫,历经多地:今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最后到了湖北定居,改名换姓。

    永乐帝朱棣


    并且还记载了他们家祖先从明朝至今的人物关系,他的十五世祖名字叫让銮(朱允炆),那为什么不姓朱而改姓让呢?

    让庆光解释:明朝天下应该是朱允炆的,被叔叔朱棣抢走了,改姓让则是不再想和叔叔争夺天下,所以朱允炆的后代全部改姓让。

  • sandglass sandglass

    建文帝名叫朱允炆,他的父亲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曾被立为太子,但是英年早逝,于是他就被爷爷立为皇太孙,后来成为明朝的第二个皇帝。

    1392年,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1398年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建文。

    建文帝即位以后,在政事上主要倚仗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他一改明太祖时期的统治方法,大力提倡宽政。不久,建文帝启用黄子澄等人提出的削藩计划,意图加强中央集权结果,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明朝建国以后,以南京为都城,远离塞北。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因此常常南下骚扰,为了稳定明朝的政权,明太祖大肆分封藩王,镇守边塞。明太祖在位时期,这些藩王在抵御外敌入侵方面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各个藩国势力的增加,藩王拥兵自重,逐渐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势。建文帝即位以后面对这种形势,开始进行削藩。
    在众多藩王中,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强大。为了孤立燕王,建文帝先后废除了岷王、湘王、代王等五位藩王。朱棣看到建文帝削藩的决心加紧准备。而建文帝对削藩的艰巨性认识不够,错过了准备的时机。这样,在建文帝铲除其他藩王势力后,燕王朱棣开始了推翻建文帝的活动。

    1399年6月,朝廷觉察了燕王的谋反活动,密令张昺、谢贵、张信设计捉拿朱棣。

    没想到张信暗中向燕王告密。8月,燕王设下“鸿门”,杀掉了张昺和谢贵。北平城官军成了无头的苍蝇,燕王乘乱攻下九门,控制了全城。为了师出有名,燕王援引《皇明祖训》,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叛乱,因其自称“靖难”,即平定朝廷的祸难,史称此事为“靖难之役”。朱棣称黄子澄、齐泰为奸臣,把自己的部队称为“靖难军”。

    朱棣带领靖难军很快攻进京城,建文帝下落不明。在群臣们的拥戴下,燕王志得意满地登上了帝位。他废除了建文年号,恢复了明太祖洪武的年号,自己即位后又改年号为永乐,表明自己是直接继承了明太祖的帝位,并把这整个事件称之为“建文逊国”,意思是建文帝“自愿”把皇位让给自己。按照当时官方的说法,建文帝在南京被攻破后于宫中自焚而死。然而朱棣即位后却多次派人四处搜寻建文帝,关于建文帝的传闻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建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一直到现在人们都还没搞清楚,这个问题也就成了一个历史谜案。

    有一部分人赞同“自焚说”,这种说法是据史书上的记载推测而来的。因为永乐年间修撰的《太祖实录》中记载,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想夺取皇位,在打了四年仗之后,他击败了那些拥护建文帝的军队,终于大获全胜。1402年6月13日,朱棣率领得胜的军队通过金川门而进入明朝都城南京。当时他想逼建文帝退位,可是等他到了宫中的时候,那里早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朱允炆也不知去向了,而且一并消失的还有他的玉玺。在《太宗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当时燕王朱棣看到宫中火光冲天,就马上派人到里面救火,最后在皇帝的寝宫中发现了一具烧焦了的尸体,他哭着说,我来到这里是想好好地辅佐你,没想到你竟然听信奸臣的话自焚而死了,于是厚葬了建文帝。

    但是,那具尸体已经被烧得无法辨认,当太监们在火后的余烬中进行了多次搜寻之后,所找到的能够辨认的尸体只有皇后与太子的,而最重要的建文帝的尸体却怎么也找不到,但燕王朱棣却仍然下诏说皇帝已经死了。由于太子也死了,因此人们拥戴燕王来继承大统,于是朱棣就当上了皇帝,还为建文帝写了祭文。

    至于建文帝的坟墓在什么地方,却没有人知道。所以后人就不得不进行各种猜测,同时也将这些想法与明成祖后来的一些行为联系起来。

    比如说有人认为在南京被攻破之时,建文帝并没有死,他的确是想自杀,但有人劝他削发为僧,于是就从地道逃出了皇宫,从此隐姓埋名,浪迹江湖。而朱棣当上了皇帝之后,感到不知去向的朱允炆对他始终是一个心头大患,所以派心腹大臣到处查找建文帝的下落。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郑和在永乐年间多次下西洋,其目的正是为了寻找朱允蚊的下落。而且明成祖还向全国的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大概的意思是重新对僧道人数进行登记在册,通过彻底的清查搜寻朱允炆。

    相应地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建文帝的故事,有许多关于他藏匿之处的传说。《明史》记载,明英宗正统年间,有一个年逾90岁的僧入从云南到广西去,自称建文帝。当地官员经过调查得知,这个老和尚是个冒牌货,随后下狱处死,同谋的僧人12人都被流放到辽东。后来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有建文帝削发为僧的传闻。

    有人说他先是逃到了云贵一带,后来又辗转到了南洋一带。就是现在,在云南大理也还有人以朱允为祖先。还有一些人认为当年建文帝逃走后,曾经藏身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后来又逃到了穹窿山皇驾庵,最后于423年在这里病死了,于是就埋在皇驾庵后面的小山坡上。

  • 我叫某某某 我叫某某某

    朱允炆在执政期间加强了,文官在朝廷中的作用,并严惩贪官,宽赦刑狱。逐步执行着消藩的政策{他的一众叔叔们}。但正是因为建文帝对于叔叔们的打压,也才让朱棣借机发起了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允炆曾下旨,前线兵卒不得伤害叔叔朱棣。正因为此,也才让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所向披靡,最终靖难成功。但在靖难之役过后,建文帝的下落,也成为了明史中的一段未解之谜。

    朱允炆在继位以后,便启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等人,制定削藩的政策。在矛盾的激化下燕王朱棣,随后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

    随后朱棣麾下的士兵便从废墟中,找到了一具被烧焦的尸体。当时的燕王因,已经分不清尸体是男是女,只好自己先行称帝,并以天子之礼,安葬了建文帝。在《明史成祖本纪》和《明史方孝孺传》中,均肯定了这种说法。

    同一时间郑和也曾前往海外去寻找朱允炆的下落。户科都给事中胡濙曾前往大明的各郡,各乡,搜寻朱允炆的下落。其时间更是长达十六年之久。在朱棣临终前一年的某晚,刚刚睡下的朱棣得报,胡濙回来求见。紧忙起身更衣的朱棣,在密室中单独召见了胡濙。胡濙告诉朱棣,自己通过探访得知,建文帝在离开皇宫以后,削发为僧,向着东南方向周游避难而去。

    公元1423年,也就是永乐二十一年,朱允炆死在了江苏吴县的穹窿山中。建文帝故去的年龄为四十六岁。其死后遗体被埋葬在了皇驾庵背后的小山坡上。

  • 初九 初九

    传说也罢,野史也罢,太多了。我来用常识分析分析吧。

    一。先来从朱棣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朱棣希望朱允炆是什么下场呢?无非三种——1抓活的,2弄死,3下落不明。 对于朱棣来说,朱允炆无论是死是活都不行。抓活的,朱棣怎么当皇帝。朱棣是以“靖难”的名义起兵,是以臣子的身份清君侧的,抓了皇帝算怎么回事。弄死朱允炆更不行。中国古代从汉以后,历代君主皆宣传“以孝治天下”。三纲五常就是国家宪法。朱棣若是担上“弑君”的恶名,不止会被后世唾骂。更严重的是他即使当上皇帝也会社稷不保——各地的藩王再起兵那可就都是名正言顺了。

    所以,“下落不明”就是站在朱棣的角度上,朱允炆最合理的归宿。

    二,从常识角度来看看朱允炆有没有可能逃出南京。

    1,朱棣会让朱允炆活着逃出南京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朱棣起兵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取建文而代之,自己当皇帝。让朱允炆活着逃出南京的话,朱棣以后还有好日子过吗?毕竟朱允炆才是正牌的天子,大明朝当时的绝大部分天下还是在朱允炆的控制之下的,军队、财赋、官吏也都是他可以完全控制的。朱允炆无论到哪里,只要一道诏书,朱棣就是全天下的讨伐目标。所以,以朱棣和他智囊们的权谋绝对会严密封锁南京城,朱允炆活着逃出南京几乎没有可能。

    2当时有朱允炆逃出南京的迹象吗?

    也没有。注意,我说的是“当时”没有迹象。如上文所说,朱允炆才是正牌皇帝,并不是说朱棣占领了南京就可以号令天下了。朱允炆只要逃出南京还是有很大的可能翻盘的。

    但是,朱棣进南京后却没有任何朱允炆在各地出现的迹象。只能说明,朱允炆根本就没有逃出南京。

    3,那么,朱允炆的下落最合理的推测就——南京城破之时他无论是死是活,在南京城内就已经被朱棣处理掉了。至于“下落不明”和“建文出逃”只是朱棣对外宣传而已,为的是洗脱自己的弑君骂名和稳固自己的统治。

    至于“靖难之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陆续出现了建文在各地的传说和传闻,不过是野史轶闻,算不得数的。

  • 玩物丧志 玩物丧志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即建文帝。他坚信朱允炆能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的更好。

    老朱是个极其自信的人,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虽然朱允炆年纪不大,却很早熟,宅心仁厚。他的父亲朱标英年早逝。在朱标患病期间,朱允炆尽心伺候。在这方面,他是个好儿子。朱标死后,朱允炆把他几个年纪尚小的弟弟接到自己那里,虚心照料,这方面,他是个好哥哥。

    朱元璋也曾煞费苦心考察朱允炆。

    老朱:“我安排你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疆,你可以放心来吧”。

    朱允炆沉默很久。

    “叔叔守卫边境,孙儿当然安心。倘若叔叔们不服孙儿,生异心,当如何”?

    老朱一定很诧异,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们会造反。可朱允炆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那你认为该都让如何”

    “以德服人,不行就消减封地,实在不行,只好拔刀相见”。

    老朱很满意这个回答。首先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其次,朱允炆说的方法可以解决这种隐忧。还有能打的、能闹的,我都已经为你清理完了。留下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为你保驾护航。最坏的情况,一定兴起刀兵,还有耿炳文,那是一个善守的将领。大明无忧,会朝着光明一路走下去。

    但,他忽略了朱允炆的能力。

    朱允炆的三个致命错误。

    第一,上台就消番,逼反朱棣。

    第二,妇人之仁,经典的一句“莫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骂名”。只是沙场上谁也不敢碰朱棣。

    第三,中途换将,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

    于是明代最大的历史疑团出现了。朱棣在攻入京城时,没有马上攻占皇宫。意思很明白吧,给你时间自裁。

    但朱允炆并没有自裁,而是火烧皇宫,不知所踪,从此成了千古之谜。对于朱允炆的下落,众说不一,但从朱棣后来的做法可以肯定,朱允炆跑了。所以才会有后来的郑和下西洋,胡濙的寻访。

    法国前当家球星里贝里,曾说过自己家有一件祖上传下的器物,是明代皇宫里的物件,所以他曾说自己是明代皇族的人………

    我宁愿相信那是建文帝的一脉,虽然没能做成皇帝,但他毕竟是个善良的人。




  • 赵达明亟 赵达明亟

    己经调查到的因建文帝隐迹宁远而产生的地名21个有:中和镇:永乐塘、慈觉山、芳竹山;柏家坪镇:皇家洞村、朝罟皇庙、四元山;鲤溪镇:柏万城、梅木塘、厂屋里、大观堡、皇恩里、龙形头、仙姑庙;五龙山瑶族乡:扬桂坪村、荒塘;湾井镇:下灌广文桥、下灌历史地名龙回寺、大屋地善庆庵;新田县(明1639年前属宁远)金陵、骥村、洞心村龙池寺。

  • 忘不到灯火阑珊 忘不到灯火阑珊

    死的可能性大

金路游戏网官方微信